天籁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 > 正文 分节阅读 12
    人的价值观、行为方式,我不想妄加评论。但我想,培养接班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式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“老班长”和小学老师那种对士兵、对学生成长无私、不求回报的帮助,对他们的成功不存嫉妒地祝福,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,我们依然应该学习和秉承。

    在这样一个职业化的社会中,企业的管理者要有“老班长”心态,应该向自己的小学老师学习,不拘泥于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”情结。

    在今天的职场中,管理者培养人才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教而不父,做个大气的管理者。

    生活中,哥哥和弟弟的关系是不会变的,但在组织中,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却会变:今天的上级变成了明天的下级;你的下级变成别人的上级。而有“大哥”心态,以 “大哥”角度看下属,就自然会出现一些“不职业”的结果。

    之所以不愿意培养下属、培养下级,是因为一方面怕下属、下级取代自己“大哥”的位置,有了成就后不认自己做大哥;另一方面,则是怕这些下属“忘恩负义”。

    但是,时代在变,从社会发展角度说,人的职业成长是个不断更换“老师”的过程。2500年前的孔子也告诫他的学生要“友多闻”,意思是要结交比自己见多识广的人。这是我们成长进步的社会学选择,否则就会出现“黄鼠狼下耗子,一代不如一代”的情况了。

    那么,如何像“老班长”、小学老师那样培养下属呢?

    第一,当教练。管理者的任务,就是要充分调动和运用每个人的长处,共同完成任务。如何做到呢?当个好教练。在军队中,班长必备的能力之一是讲课。这种讲课,用军事术语讲,就是教练法训练。在军队中,班长教战士,不只说你要好好干之类的鼓励的话,而是手把手地教,一举一动地做给战士看。班长的特点是“言传身教”。

    在企业中,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好的教练,不仅会讲课而且能示范。只要你当了管理者,一个非常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给员工、下属做培训。如果能把你学会的东西,把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下属分享,而且是手把手地教会下属,你就是一个好的老师,也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。我发现,在企业中,经常为员工讲课、做培训的人晋升就快。因为,在公司价值观和员工观念中,这样的管理者是一个“好人”,有能力的人。作为管理者,要习惯毫无保留地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。尤其是高层管理者,是企业的中坚,是骨干中的骨干,更应学会培养下属。杰克·韦尔奇在其任期的20年间,每两周都定期参与授课,为学员讲1~4小时的课。所以,杰克·韦尔奇被誉为“董事长的董事长”。

    二、不求回报-做合格的职场园丁(2)

    第二,当指导员。部队中的指导员主要工作是做思想工作。指导员是部队中最基层的思想工作骨干,直接面对士兵。指导员要学会观察,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,为下属排忧解难,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导航。

    日本的坪内寿夫是日本的十大财阀之一,拥有日本最大的造船厂和钢铁厂,还涉足电影放映业、造船业、饭店旅游业、银行业、报业等,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他成功的最主要秘诀之一,就是会合理使用不同类型的人才。他在企业界有“点将高手”之称,在活用人才方面很具特色。坪内寿夫说:“每个企业都有一些‘窗边族’,也就是专门在窗边呆着,什么也不必做,就可以领取高薪的人。终日勤奋卖命的员工,看到这些悠闲的‘窗边族’,心中当然有所不满。如果公司无法改变这种现象,恐怕是难以整顿的。我们讲究的是劳动价值,假如公司存在着游手好闲者,其他的人自然也会缺乏工作意愿。在我们公司里,就会把这些‘窗边族’另派用场。我会让他明白,一旦他留在造船所,在他的影响下其他人都会学着不工作,因此他应该离开这里。但我保证给他足够维持生活的薪资,替他另外找一个可以发挥其特长的工作,或者把他调到适合他的公司去。唯有妥善处理这些‘窗边族’,才能奠定公司成长和发展的基石。”

    这就是坪内寿夫所倡导的适才适所主义。适才适所主义,就是要根据员工的不同情况,安排他们到最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去。实施这一做法的结果是使得原先只从事造船业的人,都觉得自己还能够从事其他工作。很多人尝试新的工作后,对自己的能力很惊讶,发现自己对新的工作竟然也得心应手。

    老子说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力,自胜者强”。作为一个管理者,只有充分了解职工的能力、个性特点,充分尊重每一位职工,才能做到有的放矢,充分发挥职工的潜能、工作积极性和特长,提高组织绩效。

    作为骨干,帮助别人成长、成功,就是帮助自己成功。

    第三,当欣赏者。管理就是激励和组织人员围绕组织目标去实现的过程。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就是领导力。人是需要被表扬、被肯定的。中国有句古话: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。”生活中,一个女孩子如果购买了件新衣服,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?周围人的赞赏。我曾对一些管理者开玩笑说,当一个姑娘的男朋友送给她一件时尚的新衣后,如果你要整她,最好的办法是告诉办公室所有的人,都别理她,让她无从显摆,美不起来,非憋死她不可。因为,最败兴的事情莫过于同事们视而不见了。人们都有希望得到别人肯定的心理,这是人性使然。

    骨干要有阳光心态,帮助下属成长、成功,要学会用鼓励的语言与方法培养下属,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鼓掌、喝彩。

    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,被誉为“老师的老师”。他有个著名的“4颗糖”的故事,至今仍在教育界流传。

    一天,陶行知先生看到一名男学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。陶先生立即将他制止,并责令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。在外面了解完情况后,陶先生回到办公室,掏出第1颗糖递给那名男生说:“这是奖励你的,因为你比我准时。”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,陶先生接着又掏出第2颗糖:“这也是奖励你的,我不让你打人,你立刻就住手了,说明你很尊重我。”陶先生随即又掏出第3颗糖:“据了解,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,这说明你有正义感。”说到这里,男生被感动得哭了,他说:“校长,我错了。同学再不对,我也不能用这种方式处理。”这时,陶先生掏出第4颗糖:“你已经认错,再奖励你一颗。我的糖分完了,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。”

    陶行知老先生用“奖励错误”的方式轻易地改变了学生的行为。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也应该是教育家,应该时刻善于激励员工,用积极推动的方法解决问题,从而影响和改变他人。

    二、不求回报-做合格的职场园丁(3)

    松下幸之助曾说,一个主管要懂得去欣赏自己的下属,应该以70%的眼光去看员工的优点;以30%的眼光去看员工的缺点。一个主管应该同时关注员工的优点与不足,正如清代思想家魏源所说:“不知人之短,不知人之长,不知人长中之短,不知人短中之长,则不可以用人,不可以教人。”我们不妨在阳光下看人,而不是站在阴暗的角落里去看人。这是鼓励的前提。

    鼓励下属要善于运用目标激励。这个目标是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,用一个个小目标帮助下属实现大目标。一位日本企业家说,如果你给下属80%的工作,他的能力会退步,如果你给下属100%的工作,他的能力会停步不前,但如果你给下属120%的工作,会使他的能力有突破性的进展。也就是说,领导者要给下属制定“跳起来够得着”的目标。

    “跳起来够得着”的目标包含两层意思:首先,这个目标必须要跳起来才能完成,躺着不行,坐着不行,站着也不行,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,只有积蓄能量,奋力一跃,才能实现;其次,这个目标必须是够得着的,也就是说,是可操作的,如果跳起来还是够不着,这样的目标不设也罢。

    第四,当督导员,时刻关注员工的成长。长江实业执行董事洪小莲曾经是李嘉诚的秘书。她说:“如果当年我的老板不是李先生,就没有今日的我。”当秘书时没什么消遣,洪小莲就用午饭时间来看报纸娱乐版。李嘉诚刚好走过,说:“看这些东西是没有益处的。”她当时想:“关你什么事,我是浪费自己的时间。”后来,她觉得李先生的话不无道理,于是开始工余进修。再后来,她又鼓励下属进修。从李嘉诚那里,她学到了关心下属成长。当然,自己本身也是受益者。

    1912年,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以100万年薪聘请斯瓦伯为该公司第一任总裁时,全美企业界为之议论纷纷。斯瓦伯不仅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第一个高级职业经理人,而且百万年薪在当时开全美之先河。更令人不解的是,斯瓦伯对钢铁并不内行,卡耐基为何要付那么高的薪水呢?原来,卡耐基看中了他善于激励下属的特殊才干。

    斯瓦伯上任不久,他管辖下的一家钢铁厂产量落后。厂长面对软硬不吃、懒懒散散的工人无计可施。

    一天,正是日班快下班即将要由夜班接班之时,斯瓦伯向厂长要了一支粉笔,问日班的领班:“你们今天炼了几吨钢?”

    领班回答:“6吨。”

    斯瓦伯用粉笔在车间的地上写了一个很大的“6”字,默不作声地离去。夜班工人接班后,看到地上的“6”字,好奇地问是什么意思。日班工人说:“总裁听说我们今天炼了6吨钢,就在地上写了一个6字。”

    次日早上,斯瓦伯又来到车间,他看到昨天地上的“6”字已经被夜班工人改写为“7”字了。

    日班工人看到地上的“7”字,知道输给了夜班工人,内心很不是滋味,他们决心超过夜班工人,大伙儿加倍努力,结果那一天炼出了10吨钢。在日夜班工人不断的竞赛之下,这家工厂的情况逐渐改善。不久之后,其产量竟然跃居公司所有钢铁厂之冠。

    斯瓦伯只用一只粉笔在地上写了几个数字,就激励了炼钢工人奋发向上的热情,这就是他获得全美最高薪资的主要原因。斯瓦伯利用了人皆不甘落后和维护集体荣誉的本性,造成竞赛之势,这种因势利导正如中国古代兵法上所讲的“遣将不如激将”,引而不发却取得了万马奔腾争向前的好效果。在影响改变别人中,没有比鼓励、奖赏更好的方式了。

    管理者中有两种现象值得警惕:

    第一,只向下属要结果,不在过程中予以帮助。一些骨干、管理者面对下属,总喜欢讲一句话:不要告诉我过程,我只需要结果。这话听起来很时尚、很酷,很有个性,但是,经不住推敲。如果你是团长、连长,你命令部下:你给我把山头攻下来,不要讲流多少血、有多少人牺牲,因为,我对流血没印象;对死多少人,我不在乎,没有概念。试想,这样的领导在战场上会有多少下属心甘情愿跟着他呢?

    二、不求回报-做合格的职场园丁(4)

    第二,只管工作,不管思想。有能力的领导管思维,无能力的领导管行为。一些骨干过多地关注下属的工作进展,而对他们思想的进步、能力的提高关注不够。我们试想,如果你的下属跟你几年,思想没有长进,能力没有进步,进来的时候和离开的时候都是一样的,你怎么可能是个成功的骨干、领导者呢?这样的骨干和领导,在工作中也常常会招来同僚和下属的抱怨。

    骨干不仅要求下属执行,同时,也应该参与到下属的执行过程中去,帮助他们正确地执行,给他们鼓励,教他们方法,帮他们解决过程中的问题。这样,你才能真正得到希望得到的结果。

    对下属,主要得进行以下4种技能的培养:

    第一,思维技能。主要是思维的方法。现在已经进入信息社会,企业也已向知识型转变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员工的进步与发展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思维方法。思想的进步决定了他们未来成长的高度。思维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:一是通用的思维方法;二是行业思维和企业思维。

    第二,管理技能。管理作为科学,是有规律的;管理作为技能,是可学习的。在一个知识型的组织中,所有人都是管理者。对下属的培养,应该教会他们一些管理技能。使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,是提高组织效率的根本,是有效执行的保证。

    第三,人际技能。由于信息化,现在的一代年轻人“人机”对话多了,而人与人相处则少了。组织是人的组合体。无法与人沟通、相处,无论能力多强,都会成为组织成长的障碍。

    第四,专业技能。这是下属在组织中安身立命的根本,无须赘言。

    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是合格的士兵,一个素质能力俱佳的下属,是合格的下属。在鼓励、教导和帮助的过程中,提高下属的素质和能力,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。他们思想进步了、能力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1y51.com/45_45005/6616008.html